兒科門診中最常見的疾病除了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,就屬腸胃道感染性疾病了。許多家長焦急地帶著幼兒至門診,主訴為:「孩子一天解便好幾次,是不是生病了?」對於「腹瀉」的定義,因每個人的認知與狀況不同而有些許的差異。究竟孩子一天解便幾次為正常?大便稀軟但有成型算腹瀉嗎?
一般而言,予之哺餵母乳的嬰幼兒大便次數會比餵食普通奶粉的嬰幼兒多,大約一天三∼四次為正常。若家長發現孩子解便次數比平常多許多(例如.平常一天三∼四次,突然一天解便八∼九次),或甚至解稀軟不成型的水便…就要懷疑是否感染了腸胃炎?
小兒腹瀉可分為兩類:急性腹瀉與慢性腹瀉。
一、急性腹瀉:腹瀉時間低於兩個星期,以腸胃道感染性疾� �為主,如:輪狀病毒、沙門氏菌感染…等。急性腹瀉好發於兩歲以下的嬰幼兒,尤其以營養不良的幼兒為甚。另外要注意的是,急性腸胃炎有可能出現以下幾種併發症:
1.脫水
2.電解質不平衡
3.轉變為慢性腹瀉
4.酸血症
5.乳糖不耐症
二、慢性腹瀉:腹瀉時間超過兩個星期以上者,多因急性腹瀉引起的併發症導致。另,泌尿道異常之病童亦會發生此病症。
冬季常見腹瀉疾病兒童急性腹瀉最常見的原因為感染性腹瀉:由外來的細菌、病毒或寄生蟲所感染。其中,病毒性感染之腸胃炎包括:輪狀病毒、諾羅病毒、腺病毒…等;而細菌性感染之腸胃炎,主要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腸炎最常見。
病毒性感染腸胃炎� �
(一)輪狀病毒(Rotavirus):此病毒在電子顯微鏡底下,顯示的形狀類似"車輪",因此加以命名("rota"是拉丁文"輪子"的意思)。
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幼兒急性腹瀉最常見的病毒,此病毒最常侵犯六個月~兩歲的嬰幼兒。輪狀病毒的感染具明顯的季節性,高峰期是在每年12月~次年的3月,因此輪狀病毒感染又稱「冬季腹瀉」,台灣地區病例會在開春之際(農曆過年前後)達到高峰。
易感染輪狀病毒的高危險群:
1. 早產兒
2. 營養狀況較差的嬰幼兒
3. 衛生環境較差的嬰幼兒
4. 免疫力低的年長者
新生兒若予以哺餵母乳,受到母親抗體的保護,感染輪狀病毒的案例也會比較少。幼兒在兩歲以前有可能會多次地感染輪狀病毒,但其� �會以第一次感染症狀最為嚴重,之後隨著自體免疫系統的發展,感染之後造成的腹瀉症狀會逐漸減輕。
輪狀病毒傳染途徑:
輪狀病毒主要是由糞口傳染,病毒存在於病童的糞便中,經由污染的飲水與食物、或不乾淨的手,再傳染給他人。嬰幼兒的手指或玩具上,只要有一小滴沾滿病毒的水珠,病毒從口入,順著消化道到小腸侵入內膜的上皮細胞後,將會迅速複製,於24小時內病毒量即有可能增加至數百萬顆。而後,受感染的腸道之上皮細胞剝落,大量的電解質與液體因腹瀉被排出體外。此時,若無即時補充液體,病童的體重可減輕近10%,並於1~2天內造成發燒、脫水、甚至休克。
輪狀病毒的臨床症狀:
輪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約兩天左右。嬰幼兒有時會� ��併嘔吐的症狀,並且會解出黃綠色並帶有酸臭味的水便(因為輪狀病毒會造成小腸絨毛再生不良,而絨毛的頂端是製造乳糖?的地方,若缺乏此種酵素,便無法吸收牛乳或母乳中的乳糖;而這些醣類在腹中發酵,就會使大便產生酸臭味)。之後可能會出現嚴重水瀉,次數多達一天10次左右;要注意的是:水瀉所引起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,是感染輪狀病毒致死最重要的因素。
腹瀉可能會維持五天至一週,之後症狀才會慢慢的緩解。大約會有1/3的病童會出現輕微發燒的症狀,約一週左右,病症就會得以痊癒。抵抗力比較弱或年紀比較小的幼童,症狀期會拖得比較長,差不多會持續兩週左右。
未妥善治療與照顧,可能會導致脫水現象,甚至造成代謝性酸中毒。若發現幼兒有昏迷嗜睡、小便減少、嘴乾無口水、 皮膚乾燥無汗、無眼淚…等,都是脫水現象,應及早就醫,不可延誤。
輪狀病毒的治療與照顧:
輪狀病毒治療原則為:注意水分與電解質的平衡。
治療:
1.應先禁食,給予點滴注射。
2.補充流失的電解質與水分,預防脫水。
3.脫水10%以上,與血液酸鹼不平衡者,必須住院採用靜脈輸液。
4.適量給予止吐劑及緩瀉劑。
5.無需使用抗生素。
照護:
1. 嬰幼兒可餵食母乳或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;6個月以上則可以米湯餵食。
2. 禁食牛奶、甜食及油膩食物。
若平時是予以哺餵母乳的病嬰,此時可 餵食較少量的母乳加上口服電解質液;假使腹瀉症狀沒有加重,即可增加母乳的哺餵。大一點的病童則可以餵食稀飯、白土司、饅頭…等澱粉類食品。忌食甜食、乳製品或大量的果汁。較嚴重病症或合併嚴重脫水等症狀時,需空腹禁食並給予靜脈點滴注射,空腹的時間不宜太久,若症狀漸緩時,六~十二小時內就要儘早恢復餵食。
注意事項:
1.輪狀病毒感染力強,家中若有人感染,其他人也很難倖免。
流行期間,注意個人衛生習慣、睡眠充足、生活起居正常。
2.痊癒後一週內,禁食油膩、豆類、蛋類、牛奶、茶、咖啡…等刺激性食物。
3.每次幫病童換完尿片,謹記用肥皂洗手,手腕部分亦要清洗乾淨。
4.患兒之糞便廢棄物應妥善處� �予以隔離。
(二)諾羅病毒(Norovirus):在顯微鏡底下諾羅病毒呈小型、圓狀。諾羅病毒亦是造成嬰幼兒急性腹瀉常見的病毒。一年四季當中都有可能發生因諾羅病毒感染的腹瀉疾病,但主要還是好發於冬季。
諾羅病毒傳染途徑:
諾羅病毒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染,病毒可透過以下途徑傳播:
1. 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
2. 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
3. 接觸受污染的物品
4. 經由空氣傳播與飛沫傳播
病童的糞便、嘔吐物中都帶有諾羅病毒,且諾羅病毒的傳染性相當強,容易造成家中一人感染,全家皆上吐下瀉的情形,也因此常被誤認為集體食物中毒。
諾� ��病毒的臨床症狀:
諾羅病毒潛伏期約一~兩天。被感染後約一~三天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絞痛、輕微發燒…等症狀,這些症狀通常維持24至48小時得以痊癒。
諾羅病毒的治療與照顧:
治療諾羅病毒感染並沒有特效藥也無須使用抗生素,主要的症狀治療就是補充水分預防脫水,等待病程結束。一般白開水、電解水、或稀釋過後的運動飲料都可以。
注意事項:
1.感染諾羅病毒的病童常會出現嚴重嘔吐的狀況,照顧者在處理病童嘔吐物時一定要格外小心,處理前先戴上手套,之後仔細清潔雙手,以免被傳染。
2.家中被嘔吐物汙染的地面或衣物,應立即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(1湯匙漂白水 1500cc.清水)清洗消毒。
3.維持良好的個人、食物、環境衛生是預防感染的不二法門。
本文作者: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 林昭仁主治醫師
...... 原文詳見:
冬天冷颼颼,小兒腸胃鬧脾氣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