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

《三伏貼》如何防治過敏性疾病

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,是一種源於清朝的中醫療法,以「冬病夏治」為原理,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(「三伏天」)將中藥敷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。敷貼的膏藥如提款卡大小,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,針對不同的疾病,一般要將四片膏藥一起貼在後背的不同位置,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。

三伏天是以農曆推算,於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,第四個庚日(十天後)為中伏,立秋以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,均為一年內最炎熱的日子,人體陽氣最為旺盛,今年民國104年(2015)的三伏日為:7月13日(星期一)、7月23日(星期四)、8月12日(星期三)。進行三伏天灸時會使用辛溫的外用藥材,如生薑、白芥子、麝香、細辛,敷貼於特定的身體穴位上,可防治過敏性鼻炎、咽喉炎、哮喘、咳嗽、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發作的疾病。

以上疾病可趁著夏天症狀較輕,利用夏天較熱,陽氣較盛的優勢來治療。因台灣 7、8、9月天天都是陽氣較盛的天...... 原文詳見:《三伏貼》如何防治過敏性疾病「民國104年的三伏日為:7月13日(星期一)、7月23日(星期四)、8月12日(星期三)」

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