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明從開始學說話時,大人就常常聽不懂他在說什麼。起初長輩都覺得長大自然就會好,但直到五歲,小明仍常把「阿公」說成「阿東」,或把1.2.3說成1.2.「單」,爸媽開始擔心他會被小朋友嘲笑影響到自信和人際關係。發音不清是學齡前孩子的常見問題,在臨床上我們將之稱為「構音異常」。
孩子在四歲左右,就可以發展出大部分的語音,惟發音方式複雜的捲舌音(ㄓ、ㄔ、ㄕ)以及發音位置相對困難的唇齒音(ㄈ)在四到六歲這段時間發展出來,約在六歲左右所有的語音均會發展完成。
「構音異常」的主要成因,包括:
(1)聽力問題:如耳垢堵塞、中耳炎,甚至是聽力損失等都是常見的兒童聽力問題,透過耳鼻喉科門診及聽力檢� ��可排除此問題。
(2)發音器官構造問題:有些孩子的唇、舌、上顎等構造出現缺損或是肌肉控制不佳而導致發音不清晰,需透過醫師門診檢查。但舌繫帶有沒有太緊,通常不是影響孩子發音的主因。
(3)發展性問題: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有異。當排除前兩個因素,而孩子到了四歲後,其清晰度仍明顯不佳,則建議尋求語言治療師的協助。
建立正確的發音就像是養成一個新的習慣,為了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發音,除了接受語言治療,若能配合於居家練習,孩子的進步會較快也較能穩定持續。
本文作者: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 李家汎 語言治療師
...... 原文詳見:何謂構音異常本文轉載自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